文化生活

又是九九重阳日,进城农民倍思亲
发布日期:2018-10-18

寒露已过,花黄叶红,又到了一年中感恩敬老的传统节日——重阳佳节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确定为老人节。从那个年代开始出现小镇青年涌入城市,中国广袤大地上的乡村里渐渐多出了一个独守乡里的老人群体,而且数量越来越庞大,忙于在都市里打拼的人们,与远方的父母渐渐的疏离,在老人最需要关爱和照顾的年纪,子女不能做到行孝膝前。

我所在的常熟雅居乐项目工地上,有一位叫刘后力的木工,今年四十多岁,已经在从事建筑行业八年。他的老家在湖南邵县一个叫烟竹村的地方。由于工作关系,我和他相对比较熟识。每当回忆起小时候在家里的情景,他的脸上总是流露幸福的笑容。他说,在他童年的记忆里,自己的家乡就如它的名字一样,竹叶如烟,他整天在乡间的小路上欢快地奔跑着。村里的大人们经常围坐在一起聊天,享受着午后温和的阳光。那个时候的农村,恬静而祥和,三世同堂、四世同堂的情况非常的普遍,尽管生活相对清苦,但一大家人长幼尊卑、伦常有序、其乐融融。

可是随着年龄逐渐增长,农村开始发生了悄然的变化,愿意守着乡田耕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,大都跑到外面的城市打工。每逢春节,看到外出的年轻人都赚到了钱衣锦还乡,自己也有点动心,想到自己早年间曾经学过木匠,干的一手出色的木工活,于是也开始加入到农民工队伍,这一走就是八年,这期间,除了春节能回家看看父母之外,其余的时间都忙碌在建筑工地上。

他说,刚开始来江苏的时候,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,经常往来穿梭于各个工地之间,工作很累,日子很苦。那几年,因为不舍得花钱买水,他去工地干活走到哪里都提着一个破旧的大塑料瓶,里面装的是烧开的自来水。那时的工地还没有施工用的货梯,他干活用的工具、材料都需要人工背上去。刚进城那会,工作和生活确实都非常艰苦,但考虑到收入还算可以,于是就咬牙挺过来了。

说起自己的父母,这个年近五十的汉子,一时间言语有些哽咽。他说,这么多年,自己感觉最愧疚的就是没能留在农村好好照顾自己的父母。父母已经都七十多岁了,身体都不太好。两个老人总共种了两亩玉米地,以前还种点水稻,但是近两年身体实在吃不消就放弃了。刘后力也经常劝自己的父母安心养老,别再干农活了。可是父母总是说,子女们虽然不在身边,但是自己暂时还能动,不想守着空房子过日子,尽管人老了,腿脚不便利,爬坡上坎不行了,但是在家附近种点玉米、马铃薯,还能勉强把生活维持住,不到彻底不能动的那天,不想给儿女们添麻烦。

刘后力说:“今天是重阳节,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回家看望父母,心里倍感愧疚,白天给父亲邮递了菊花酒,给母亲邮递了花糕,晚上工作结束后给父母打一个电话,这也算是对老人心里上的一个安慰,不能膝前尽孝,但不管走的多远,都会想着父母 。”这可能是中国独居在农村的广大老人的普遍心声吧,木工刘后力的现状可能也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工的一个缩影。

中国的子女们绝大多数都活在父母的通讯录里,我们都在讲将来,我们都渴望父母能停住苍老的脚步等等我们,可是时光和岁月何曾为我们放慢过脚步。(窦榕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