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生活

蒹葭情深 ——记白洋淀的芦苇
发布日期:2018-03-16

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,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选集《诗经》中《蒹葭》一诗的开头。蒹葭,芦苇。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,家乡白洋淀便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,而走进这一华北平原最大的湿地,就会一下子被无边无际的芦苇所“包围”。眼前是芦苇,远处是芦苇,就连大大小小的村庄,来来往往的船只,也被芦苇得时隐时现。阳光下摇曳的芦苇,让白洋淀熠熠生辉。

白洋淀上3700多道纵横交错的苇壕,把淀中一块块小岛似的高地分割成若干大大小小的村庄,每道苇壕又都是直直的,有着人工挖掘的痕迹。苇壕相通,把这块水面又划分成数不清的淀泊,其中百亩以上的淀泊多达99个,淀泊四周是成片的芦苇,让人觉得,没有淀泊,就没有这些天生丽质、秉性团结向上、不惧寒暑的芦苇。同样,如果淀泊没有这万亩苇田,也会失去生气,黯然失色。

白洋淀的芦苇有声有色、有情有义。初春,苇芽顶着银白冰帽,满脸红扑扑,柔情四溢;夏日,芦苇绿莹莹的,像是把天下所有的绿色搬来,任意挥洒,绿得让人心动;秋日,芦苇顶着黄白相称的浅绒帽,披着金黄斗篷,满身侠义之气。然而,这只是白洋淀芦苇的表面,最能牵动人情感的,还是那些有着丰富内涵的芦苇荡里发生的故事——

《红鸟》就是一则白洋淀上广为流传的故事。抗战期间,雁翎队一位伤员来到芦花寨村边,后有日伪军边吼叫边鸣枪追赶,就在万分紧要关头,一位身着红衣的村姑用渔船把伤员接走,划入遮天蔽日的苇荡中。当敌人赶到河边时,只有渔姑一人划着船在苇荡中穿行,敌人对渔船就行搜捕,渔姑也被敌人捆在了河边柳树下,脚下堆满了干柴。敌人拷打着渔姑,渔姑横眉冷对,恼怒又无奈的敌人点燃了渔姑脚下的干柴,烈焰腾起,引来了雁翎队,敌人狼狈逃窜。于是,白洋淀上便有了一个关于“红鸟”的传说。这只红鸟穿梭在苇丛中,也活在人民心中。晴天,她为渔民报告鱼情,雾天,她为渔家指路。苇丛,幻化成了一个英勇不屈、热爱人民军队的化身。“红鸟”的故事,也成为白洋淀人对英雄儿女的怀念。

关于白洋淀的芦苇,已故著名作家孙犁先生在《荷花淀》中是这样描写的:“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,不知道,每年出多少苇子,也不知道。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,全淀的芦苇收割,垛起垛来,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,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。”“苇子的长城”,这是多大的气魄,只有在深入白洋淀的孙犁先生笔下,才能如此形象地描绘出白洋淀芦苇的风貌。

在同一本书里,先生还记述了一个抗日小姑娘的故事——日寇侵占白洋淀的同口村后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在村边,几名日寇看到一位女孩,便扑了过去,女孩站到高高的苇垛顶上,几名日寇向上爬去,当快要接近时,女孩从怀里掏出一枚手榴弹,拉开了弹盖,几名日寇瞬间随着一声巨响,葬身在燃烧爆炸的火海中。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,它记下了白洋淀人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。芦苇,正是这种精神的见证。

作为一种生命,站立于这个世界,就一定有它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。在实际生活中,芦苇是营造湿地的重要植物,是大自然的“肺”,不停地吐出新鲜空气,消除和消化废气,创造出清新的环境,它能还发挥处理中水的重要作用。据统计,每300亩芦苇湿地可处理万吨中水,那么,白洋淀12万亩芦苇湿地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。当前,地处雄安新区的白洋淀,正在按照中央决策,加快、加大湿地建设,其中对芦苇的保护,必将是重要一项。

白洋淀的芦苇有声有色,有情有义,那些生命之声、绚丽之色、深厚之情、献身之义,不仅限于它的葱茏茂密,更是那些牵动人心的故事和为人类做着的巨大贡献。

芦苇,“伟”也。郝帅)